【人类本质计划】2018-08-01
年轻人何以成为“隐形贫困人口”?
作者:曾于里(来自豆瓣)
来源:https://www.douban.com/note/667467299/
节选:
这里不得不着重强调的是,高度发达的大众传媒对年轻人观念的影响。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大众传媒时代,传媒榫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,并不断塑造着人们的认知。文化学者南帆指出,“现代社会的标志是我们被抛入了大众传媒组织起来的社会,大众传媒就是我们的文化感官。几张报纸、几个电视频道或者几个网站就布置出了一个大千世界的幻象。”而这个幻象的核心是,种种幸福生活的神话。阿兰·德波顿在《身份的焦虑》一书中写道,“报刊和社会舆论没完没了的鼓噪,让每个生活在底层的人都相信他们总有机会攀上社会金字塔的塔尖,有机会成为实业家、大法官、科学家,甚至是总统。这种无限机遇的论调在一开始也许能给人一种盲目的乐观,对那些底层的年轻人尤甚。”
從天下國家到人民國家:參加「什麼是天下」工作坊雜感
原文:
http://kan.blog.ntu.edu.tw/2018/07/28/%e5%be%9e%e5%a4%a9%e4%b8%8b%e5%9c%8b%e5%ae%b6%e5%88%b0%e4%ba%ba%e6%b0%91%e5%9c%8b%e5%ae%b6%ef%bc%9a%e5%8f%83%e5%8a%a0%e3%80%8c%e4%bb%80%e9%ba%bc%e6%98%af%e5%a4%a9%e4%b8%8b%e3%80%8d%e5%b7%a5%e4%bd%9c/
节选:
「從天下國家到人民國家」的關鍵改變是國民的誕生。國民的課題早為學者所知,已有很多好的研究。其中一說是從「臣民」轉換成「國民」。這樣的意象其實是不對的。就歷史事實而言,民與臣是二種不同的政治身分。史料中的「臣民」是指臣與民。民不是臣。將民理解為臣會誤導我們對於傳統中國政治的認識。臣作為身分的重點在於「君臣同體」、「與國同體」所要表達的一體感,在歷史中國能有這種身分感的是官。而民不具有與君、國的一體性,他們在國家的外部。二十世紀初期國民革命文宣所說的中國人民「一盤散沙」是很傳神的說明。